批判性思维,其实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
这么说你可能很懵,但是,如果我问你,你的职业生涯中,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 有个做运营的同事在汇报,说需要多少预算来实现一个业绩目标,结果,老板问他:「你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预算?有什么依据?」
• 两个人在聊天,突然其中一个大声说道:「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这是你的感觉吗?还是你的猜测?或者是你的思考?你凭什么下结论?」
恭喜,上面我说的这两种现象,都是「批评性思维」在发生作用的表现。 但是,有一些现象,并不是批判性思维,譬如说:
A说:我们应该早睡早起,起床后我们可以去跑跑步看看书背背单词什么的。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早起跑步,哪怕每天只跑3公里,一年就可以跑将近1100公里;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早起看书,哪怕每天只看3000字,一年我们也能看将近110万字;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早起背单词,哪怕每天只背10个单词,一年我们也能背超过3600个单词……
B听到这里,立即反问:你算的不对!首先,下雨下雪也要坚持跑步吗?就算跑,你敢保证你一定能跑超过3公里吗?然后,一年就算读了110万字又怎样呢?《大不列颠百科全书》4350万字,一共有32卷,照你这种读法,一年都看不完一卷呢!再说,3600个单词有用吗?根据调查,一个普通美国大学生的词汇量都有2、3万呢?
这其实就不是批判性思维,而是B在和A抬杠,因为A只是想要表达,我们应该要早睡早起,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早起的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退一万步,哪怕早起给自己煮俩鸡蛋,下一碗面条作早餐,或者不下厨,而是去餐饮店里坐着吃早餐,提升一下自己的幸福感,也是好的。
因此,批判性思维≠抬杠。
我有一次和一家公司的运营团队开会,会议主题是分享最近2周的数据,想办法从数据中得到一些启发,然后用于改进后续的工作。
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售卖课程,整个转化流程是:
推文宣传新课程并在推文中放置试听链接→用户点击试听→用户付费购买课程→用户可以分享给其他人→其他人购买课程后该用户可以获得返佣
其中,有一个运营小妹妹很有意思,她列出了整套转化流程的每日数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用户变聪明了。
我就问她:「为什么说用户变聪明了?」
她说,因为对同样的课程设计了不同的文案,针对同样的用户在不同的日期发送,获得的转化效果并不相同。
我说,从数据上,我确实看到了不同。但是,为什么效果的差异是因为用户变聪明了?我能看到的是,发布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时间是一个变量,有没有可能效果差的那一次发布时间选择有问题呢?我还能知道的是,两次文案的写法不一样,侧重点都有差别,那是否有可能效果差的那次的文案编写有问题?
我说,我没有看到更细致的分析,譬如说,不同的文案情况下转化用户前往试听页面的流量的差别有多大,试听的时长有没有区别……这些都没有的情况下,如何去判断是用户变聪明了呢?也许就是转化文案写得很差呢?
她不说话,我说,我觉得可能不是用户变聪明了,是你想耍小聪明了。
还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产品迭代会议的讨论,这个产品是一款面向校友的交流产品,其中有一块其实是供需交流,比如我买了一台游戏机但老婆不让玩,于是我转手卖掉就可以去这里发布信息,有人需要咱们就一手交钱一手叫快递,很方便的,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有很多「垃圾」信息,其实可能说「冗余」会更合适一些,就是,我在上海,但可能也会收到北京的工作机会的介绍、收到深圳的房屋出租信息,甚至是旅居大阪的校友说他想要找一台二手的自行车。
于是呢,产品经理们就来讨论,怎么把这些「冗余」信息对用户的打扰给降低,很多人提出的策略也很简单,譬如说,根据用户上一次登录的IP地址来判断其位置,做信息推送的过滤;又或者设计一个小功能,让用户来设定自己需要哪些信息,或者讨厌哪些信息,反馈给系统来做优化。
其中有人就说,能不能用高德或者百度地图的API来接入一下?这个点子很有趣,但是很快就被否决,原因非常简单,接入地图的API对解决「冗余」的价值在哪里?
你看到这里可能很困惑,到底怎么来运用「批判性思维」,又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我自己的经验是:
- 批判性思维首先运用在复盘中,通过数据分析,反思和检验我们在对应运营动作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在每一次新的运营动作设计时,运用批判性思维来监视自己的设计与计划是否已经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优选择了。
具体一点,怎么做呢?只要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就可以了:
1、明确观点或者目标 比如:
•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要达成的阶段目标是什么? • 要增加的功能是什么?
2、明确原因或者动机 比如:
• 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 • 有哪资源可以支撑这个目标的实现? • 增加这个功能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3、要怎么做或者有什么明确的方案吗? 比如:
• 我打算通过写一篇文章来告诉你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 我可以利用我的公众号、Gitchat专栏发布,可以利用知乎想法、微信朋友圈宣传 • 明白重要性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教你利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4、追问,能否有更好的方法? 比如:
• 除了文章之外,还有什么形式?能不能录个音? • 除了已知的这些渠道,还有没有更多的途径和内容形态? • 如何验证读者理解并学会了?
我希望你可以利用这四个步骤,不断提升你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用来解决你的实际问题,我们下一讲再见。